关税挑战下,为构建安全供应链“支真招儿”
在4月11日举办的“”圆桌论坛环节,五位来自半导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代表围绕“半导体供应链未来路在何方”展开深度探讨。本次对话聚焦供应链重构、国产芯片突破等核心议题,共同探寻破局路径。
圆桌嘉宾从左到右依序是:
-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 常军锋(主持人),
-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总经理 唐若愚,
- 上海灵动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 雷江峰,
- 铭冠国际香港有限公司CEO 燕青,
-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 郭玉龙,
- 富士康科技集团采购中心经理 鲍三华。
芯片设计端:关税战影响可控
针对当前美国关税政策的波动性影响,两家芯片设计企业代表均表示现阶段冲击相对有限,并预期影响将持续可控。
必易微电子是一家专注于模拟和数字芯片的芯片设计公司,是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唐若愚表示:“当前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挑战度较低。公司主营产品对先进制程要求不高,国内现有技术工艺已能充分满足需求。同时为强化供应链安全,公司正规划海外产能布局。”
唐若愚提出两个战略性思考维度: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构建路径,以及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他认为,经过近年来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升级,国内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体系,核心技术能力可覆盖绝大多数产品需求。在供应链安全层面,应立足国家战略布局,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尚无需在国内外供应商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
灵动微电子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本土通用32位MCU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截止到2024年累计交付MCU芯片超过6亿颗。
雷江峰表示:“公司自成立初期便着力构建本土化供应链体系。通过IP自主化战略推进,以及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全链条国产化布局,目前关税政策未对公司运营造成实质性冲击。”
分销贸易端:生存、安全与效率的平衡之道
燕青从独立分销商的视角,用两则小故事,阐述了当下供应链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点——生存保障、安全架构与效率优化。
- 故事一:假如你一个人来到一个荒岛,第一件事情会做什么?他相信,大部分的人会首先考虑活下去,第一步要找到食物和水,其次是安全,接下来才是效率。
- 故事二:前两天,一位在越南投资了工厂的朋友联系到他,诉苦说:“前几年为了回避中美对抗,把工厂放到越南;谁能料到现在越南被狠狠加税,我都好几天没睡着觉,眼看上亿的投资打水漂了……”昨天,这位朋友开心地告诉他:“太好了!安全了!越南没有高额关税了,我可以睡一觉了……下周我会飞去越南组织团队开会,要谈效率问题。”
燕青认为,现在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讲,无非是两个选择——①留下来,继续内卷,②走出去,再找一片天地。他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发展路径:或深耕本土市场实施技术沉淀,或拓展海外布局构建多元供应链。两种策略均需以战略定力为前提,把握全球产业协作本质。
“即使是中小企业,如果觉得确实需要走出去,闯一条路,那就不要害怕,该走出去就走出去。走遍了很多地方之后,你会发现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燕青鼓舞道。
下游制造端:关注自身,提升韧性
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安全、先进、绿色自主计算产业专业子集团”。公司持续聚焦自主计算产业、系统装备核心主业,构建了从芯片、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到应用系统等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谱系。
郭玉龙指出,中国长城科技一直在着力和发力的点是——去做有挑战的自主创新。在中国芯蓬勃发展的当下,要坚信“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对于供应链体系搭建的具体经验,郭玉龙总结为“做出层次”。比如说,第一是重点考虑本土的合作伙伴,并在关键元器件和核心技术上,由本土的合作伙伴去托底;第二是开发一些近岸的合作伙伴,针对个案的问题提供不同的协助,也就是完成“活水”的工作;同时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建立可持续的关系,更多的是发挥辅助性作用。
“此外,中国长城科技也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做物联网系统,对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来保障供应链持续处于有效且安全的运作状态。”郭玉龙分享道。
作为富士康科技集团采购中心经理,鲍三华一直关注关税战的最新动态。他研判,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关税大棒”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让美国重新工业化,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当前的态势,未来关税争议或将转化为原产地规则博弈。
另外,即使没有近期关税战的影响,近年来大家都很热衷谈韧性,希望通过供应链体系,对潜在风险发现比较早、反应比较快、冲击比较小。所以很多中国企业都在利用工业的数字化技术,来推动供应链的协同。鲍三华认为这方面的进步很快,也值得大家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