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扩散不起火、不爆炸!电动汽车电池“最严法规””来了
2025-04-17 193
国际电子商情16日讯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日前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规内容详尽,涵盖了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旨在全面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其中,新增的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尤为引人注目。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受到直径为30mm的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必须保证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则要求电池在经过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时,仍需保持不起火、不爆炸的状态。
在热失控安全方面,新规相较于2020年版国家标准也进行了升级。新规规定,电池在热失控后,不仅要在更短的时间内保持不起火、不爆炸,还必须能够发出报警信号,且烟气不能对乘员造成伤害。这一改动从产品设计端入手,旨在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的发生概率,为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资料显示,新国标GB38031-2025将替代2020年5月发布、2021年1月实施的现行国标GB 38031-2020。现行国标要求“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新国标则将动力电池的“不起火、不爆炸”要求提升为强制性标准,被誉为“电池安全领域的最严法规”。
有分析认为,这一新国标的发布,或许预示着明年固态电池就能进入量产。从技术层面考虑,不爆炸、不起火的要求,液态电池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固态电解质消除了传统锂电池液态电解液的易燃性,理论上可避免热失控引发的起火爆炸。